丰年仍俭食

出自宋代苏泂的《陋室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nián réng jiǎn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陋室行蜗子,良朋断马踪。
一官当面过,万事转头空。
故有诗驱疟,那无檄愈风。
丰年仍俭食,岁晚得途穷。
()
陋室,蜗子,万事,转头,驱疟,丰年,途穷

《陋室诗》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简陋的房屋和作者的生活境况,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虚伪和命运无常的痛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陋室行蜗子,良朋断马踪。
在这个简陋的房屋里,蜗牛爬行,好友的马蹄声渐行渐远。
这两句诗意蕴含着作者的身世和环境,陋室象征作者贫寒的居住条件,而蜗牛和断马踪则暗示了作者的孤寂和困境。

一官当面过,万事转头空。
一个官员从我眼前经过,所有事情都转瞬间变得空虚。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对官场虚伪和功利的厌恶,官员的过去只是一瞬间的风光和荣耀,而现实中的他们却无法给予作者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或支持。

故有诗驱疟,那无檄愈风。
因此,我写诗来驱散疟疾,但却没有官府的召唤来消除风波。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抒发和寄托,他通过写诗来排解内心的痛苦和困境,但诗歌无法改变外界的风云变幻。

丰年仍俭食,岁晚得途穷。
丰年时仍然过着节俭的生活,年岁渐晚却发现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对命运的无奈。即使是在丰收的季节,作者仍然过着朴素的生活,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走。

《陋室诗》通过简练而凄凉的诗句,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困境和对命运的无奈。诗词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官场的荒谬,以及作者在逆境中通过写诗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这首诗词展示了苏泂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痛苦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