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此褫官吾不恨

出自宋代王迈的《嘲解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cǐ chǐ guān wú bù hè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三贤千载共襟期,出处存亡同一时。
吾道非耶夫讵测,斯人已矣我畴依。
希文若在甘为党,邢恕无知却背师。
坐此褫官吾不恨,恨他同传是韩非。
()
襟期,出处,斯人,畴依,同传

《嘲解十首》是宋代作家王迈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贤千载共襟期,
出处存亡同一时。
吾道非耶夫讵测,
斯人已矣我畴依。

希文若在甘为党,
邢恕无知却背师。
坐此褫官吾不恨,
恨他同传是韩非。

中文译文:
三位贤士千年来心灵相通,
出身、存亡皆在同一时刻。
我所追求的道路并非无法预测,
然而这位令我倾心的人已逝去,只留我独自依依。

如果希文(指孟子)愿意甘为同党,
那么邢恕(指荀子)无知地背离了先师。
尽管因此被贬官,我并不怨恨,
我恨的是他们将韩非的言论传为经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迈对于历史上三位伟大思想家的思念和对他们学说的批判。首先,他表达了对三位贤士的敬仰和心灵相通的感慨,认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中都遭遇了相似的命运和境遇。其次,王迈对于自己追求的道路并非完全可以预测,他感叹那位令他倾心的人已经逝去,只能留下自己孤独地思念。然后,他对孟子和荀子这两位后来者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如果孟子愿意甘为同党,就可以与他共同追随先贤的学说,相反,荀子却无知地背离了先师的教诲。最后,王迈表达了自己被贬官的遭遇,但他并不怨恨这个结果,而是对将韩非的言论传为经典的人感到愤慨。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迈深刻的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他通过感叹历史的巧合和自己的孤独,对后来者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坚守。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充满了深意,引发人们对于历史、命运和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