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昏知雨到

出自宋代吴潜的《睡起行北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hūn zhī yǔ dà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睡起卸冠簪,园行独自吟。
山昏知雨到,树密觉春深。
竹外童相报,门前客见寻。
归来即败意,谁者是知心。
()

《睡起行北园》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清晨起床后在北园中行走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睡醒后卸下冠冕和发髻,
独自在北园中漫步吟唱。
山中阴霾知道雨已降临,
树木葱茏感觉春意深沉。
竹林外传来孩童的相互呼喊,
门前的客人也在寻找。
回到家中感到心情沮丧,
谁能理解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醒来后的景象,诗人在北园中独自行走,抒发内心的感受。通过描写山中的阴霾和树木的茂盛,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春雨的到来和春天的深沉氛围。童声和客人的出现,给诗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显示了诗人生活中的喧嚣和寻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中的失落情绪,寄望能有一个知心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传递了对寻求知己的渴望和对人际关系的疑虑。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摹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趣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