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泪滂滂

出自宋代王柏的《徐制参挽歌》,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lèi pāng p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余契。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

《徐制参挽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柏。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社会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君子和古人风范的赞美。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
北风呼啸着吹过,告示着岁月的结束,
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
不仅仅是岁律的终结,叹息着世道的衰落。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着高尚品质的君子啊,非凡世间之人。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有着古人的风范啊,有无法比拟的德行。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余契。
我又何以知晓啊,只能寄托于前人留下的传承。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两部经书辛勤地相互补充,显现出尊敬和爱戴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虽然行迹稀疏,但这颗心不曾忘记,死生的契约却使我怅然若失,如十二里高冈般。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
唱起薤露之曲尾,眼中流淌着泪水。

这首诗词通过对北风、岁律、美君子和古人风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社会境遇的感慨。北风告示着岁律的结束,同时又象征着世道的衰落。诗人认为,真正的君子并非凡俗之辈,他们具备美好的品质和古人的风范。然而,作者自己却感到自己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了解甚少,只能依赖先人留下的遗产。诗中还提到了两本经书相互补充的情景,表现出对学识和传统的尊敬和敬爱之情。最后,诗人以薤露之歌结束,展现出内心的悲伤和眼中泪水的滂沱。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和感叹,同时表达了对美好品质和古人风范的敬仰。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化符号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加富有深意和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