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肯领众芳随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和水竹梅烛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zhī kěn lǐng zhòng fāng su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占冠名在处知。
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
众芳,摸索,香自别

《和水竹梅烛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南枝肯领众芳随,
一占冠名在处知。
摸索暗中香自别,
底须绛蜡逼轻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竹和梅花照亮的景象。诗人用隐晦的语言表达了诗中人物的心情和情感。诗人感叹南枝(梅花)能够引领其他花朵随从,这表达了梅花在花中的高贵和独特之处。诗人认为自己的名望和地位是得来不易的,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努力才能获得。诗词中还描述了摸索香气的场景,以及绛蜡的微光透过肌肤的感觉,这些细节描绘了一种微妙而纯粹的体验。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抽象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想象空间,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美感。诗人通过南枝引领其他花朵的形象,展示了梅花的高雅和独特之处,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中的摸索暗中香自别、绛蜡逼轻肌等描写,以微妙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细腻的感受和体验,使人产生对于美的思考和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而精致的语言描绘了水竹梅照亮的景象,通过抽象的意象和隐晦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