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粗若散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弦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shēng cū ruò s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
大声,飒飒,小声,欲绝,切切,鬼神语

《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弦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描绘了清歌的旋律和琴音所带来的情感,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疏远。

诗中以五弦琴为象征,表达了清歌停止、红袂停舞的情景。赵叟抱着琴,细心地抚弄琴弦,琴声时而激昂如风雨,时而柔美细腻如鬼神低语。琴音转变得犹如鹊报喜,又仿佛是猿猴哀鸣。双手无法稳定地奏出音乐,宫徵羽音颠倒无定。坐客们听到这声音后,形神俱失,无法自持;行客们则停下脚步,无法再前行。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冷漠。他感叹俗人们对于当下的喜爱,而对古代的音乐和文化不感兴趣。正因如此,绿窗琴每天都被尘土覆盖,代表着传统文化被遗忘和荒废。

这首诗通过琴音的比喻,表达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忧虑。诗中的意象和音乐性相结合,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呼唤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