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醉题沈子明壁》,诗句共8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ài jūn chí nán wàn gān zh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
爱君帘,唱歌,芙蓉,未闻,杀君

醉题沈子明壁

沈园榭乱琴堂,我见君题壁。君题壁,我剜壁,壁佳否,不可问。君笑尔,君笑我,君笑我,我唱歌。

唱好曲,入君窗,阳关未闻我歌奏。若闻我,我空发愁,更不及君苦忧。

中文译文:

醉时写在沈子明的墙壁上

沈园中琴声迷禅舍,我看见你在墙壁上题字。你题了墙壁,我却想削下墙壁,问你墙壁是否满意。你笑着对我,你笑着对我,你笑着对我,我开始唱歌。

唱完了美妙的曲子,曲声传入你的窗户,阳关还未听到我的歌声。若你听到我歌声,我却会发愁,更不及你的苦闷。

诗意和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在沈子明的墙壁上题字的情景,诗中展现了男子对沈子明的称赞和热爱。男子说他不喜欢东边的菊花,不喜欢南边的竹子,而是喜欢站在窗帘下唱歌的沈子明。男子形容沈子明的容颜像芙蓉花一般美丽,声音却像玉石一般清脆动听。他说自己的歌声还未传到阳关,即使传到阳关,也无法达到沈子明的苦闷和忧愁。

整首诗以描写为主,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男子对沈子明的喜爱之情。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作者也通过歌唱的形式,深化了诗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整首诗意境雅致,情感真挚,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