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吾所韪

出自宋代方岳的《舟次严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ǐ líng wú suǒ wě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
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
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
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
做梦,人事,心惊

《舟次严陵》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舟次严陵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情况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与雁分洲宿,
连云做梦清。
江风人事老,
夜雨客心惊。
潮急仍吞濑,
更寒不过城。
子陵吾所韪,
蓑外底须名。

诗意和赏析:
《舟次严陵》以自然景观和人情状况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头,与雁在分洲宿落,意味着舟船停泊在严陵附近的岛屿上,与候鸟们相伴过夜。连绵的云彩弥漫,清澈明亮,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梦境。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江风的呼啸和人事的老去,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江风吹拂,吹散了人们的欢愉,同时也唤起了对时光的深思。人事老去,寓意着人们逐渐老去,岁月不饶人。

第四句描述了夜雨的降临,给旅客的心灵带来惊动和不安。夜雨的淅淅沥沥,使得在异乡的旅客倍感孤寂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潮水的汹涌和城市的寒冷。潮水涌动的声音在夜晚尤为清晰,它急速地吞没了濑(即河中的浅滩),给人以沧桑和无常的感觉。城市的寒冷可能指的是旅客在陌生的城市中感到的孤寒和冷漠。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子陵的敬重和自己的期望。子陵是指严陵,作者在这里表示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怀念和向往。蓑外底须名,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能在外界的环境中保持真我,不被世俗所迷惑,追求真正的名声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情状况的反映,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深思索,同时也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