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馆不知何日定

出自宋代方岳的《过北固山下旧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ě guǎn bù zhī hé rì dì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迳斜。
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
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已华。
舍馆不知何日定,竹舆鸣雨又咿哑。
()
池塘,燕子,人家,舍馆,不知,咿哑

《过北固山下旧居》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池塘燕子旧人家,
在北固山下的旧居,有一个池塘,燕子在其中筑巢。
杨柳春寒一迳斜。
春天的寒意里,一条弯曲的小径上有垂柳摇曳。

夜读自生书带草,
夜晚读书,自己编写的书籍上还带有草稿的痕迹。
朝饥曾对米囊花。
清晨的饥饿时曾经对着米囊(装米的袋子)开玩笑。

侯谁在矣山如昨,
昔日的侯王如今何人居住,山峰依旧,仿佛昨天一样。
今我来思鬓已华。
如今我来此地,回想往事,发现我的头发已经花白。

舍馆不知何日定,
房舍宅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
竹舆鸣雨又咿哑。
竹质车轮在雨中发出声响,又显得凄凉悲切。

《过北固山下旧居》描绘了诗人方岳重返旧居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旧居的池塘、杨柳、夜读、朝饥等细节,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北固山和旧居象征着岁月的变迁,而诗人的内心则是永恒不变的。诗人在回忆往事时,感叹自己的岁月已逝,头发已经花白,而房舍却依然未能稳定下来,象征着生活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诗词中的竹舆鸣雨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过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同时也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慨,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变化的共鸣,使人产生思考和深深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