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隔尘嚣

出自宋代卫宗武的《再用韵答和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lín gé chén xiā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依山构靖庐,虽陋亦可坐。
幽林隔尘嚣,逦迤八九嶞。
时来友高士,一岁知几过。
野花薰醉醒,山鸟啼梦破。
何莫菲真诠,岂为崇小果。
颇喜仙侣稠,可使玄风播。
道腴足隽永,世味等涕唾。
谷神傥不死,造物何能奈。
多君从我游,白云肯分卧。
第嗟屋宅坏,殆类甑已堕。
内炼怅莫成,服食其或可。
伯阳丹鼎余,刀圭分赠我。
()
亦可,幽林,尘嚣,逦迤,知几,野花

《再用韵答和者》是宋代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林景象,以及作者对人生、友情和仙侣之事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依山建造了一座宁静的茅屋,虽然简陋但足以安坐。幽深的林木遮挡了尘嚣,曲折延伸至八九重山。时常有高士朋友来访,一年过去了,不知道几次相聚。在野花的芬芳中醒来,山鸟的啼鸣中梦想破灭。为何没有真正的诠释,只是崇拜些微小的成果。我颇为喜爱仙侣的聚集,他们能够传播神秘的气息。修道的生活富有丰盈而永恒的韵味,而世俗的滋味只能引起我眼泪和唾沫。谷神也许无法永生,造物主又如何能够左右。多少君依附我一同游荡,白云也不肯离去而安静地卧下。我深感惋惜,房舍已经损毁,比喻古甑已经破碎。内在的修炼感到苦恼,服食或许能够稍微缓解。伯阳赠予我丹鼎和刀圭,留给我一些纪念。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林幽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在山林中与高士朋友相聚,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作者对于仙侣的聚集表示喜爱,认为他们能够传播神秘的气息,使世间更加美好。诗词中也隐含着对修道生活的赞美,认为修道之人能够拥有永恒的韵味,而世俗的滋味只能引起泪水和唾沫。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房舍损毁和内在修炼困境的忧虑,但也感到了一些安慰,因为伯阳赠予了他宝贵的礼物。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友情、修道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清新淡雅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和启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