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节登临且喜同

出自唐代司空图的《重阳山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jié dēng lín qiě xǐ tó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
诗人,难穷,登临,喜同,四望,亲兵,一川,风物,笛声,晴光,不堪,衰翁

《重阳山居》

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译文:
自古来人们都难以消解内心的恨愤,而我此刻正欣喜地登上山巅。
远眺四周,亲友纷纷离散于乱世之后,只留下我独自一人。
山川风物婉转动听,与笛声交织成一曲悠扬的乐章。
残存的菊花散发着幽香,引来了飞舞的蝴蝶。
湖泊受到微风的激荡,倒映出晴朗的光芒,早起的鸿雁在其中嬉戏。
明天我将再次来此,寻找片刻的醉意,不堪忍受孤单寂寞的衰翁之态。

诗意:
这首诗以重阳山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动人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乱世纷扰的痛惜和对孤独的感受。诗中四望间的乱世和山川风物的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

赏析:
《重阳山居》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以写景为主,富有诗意和哲理。诗人借重阳山居之境,以景抒情,思绪闲逸自然。诗人将个人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现实的痛惜之情。诗词中所描绘的山川风物、残菊和早鸿都是以自然为主题,给人以宁静、悠闲的感觉,同时也暗指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摆脱的现实困境。整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