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杀苍鹰枉做人

出自宋代姚勉的《戊午喜罢和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ì shā cāng yīng wǎng zuò ré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圣主天姿本室仁,岂容重籴久伤民。
耸传丹凤衔来诏,愧杀苍鹰枉做人
方峻符移哗叫突,忽收箠楚罢吟呻。
欢声和气乾坤满,争祝皇龄万万春。
()
圣主,岂容,愧杀,苍鹰,做人,符移,吟呻,欢声,和气,乾坤,皇龄

《戊午喜罢和籴》是宋代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主天姿本室仁,
岂容重籴久伤民。
耸传丹凤衔来诏,
愧杀苍鹰枉做人。
方峻符移哗叫突,
忽收箠楚罢吟呻。
欢声和气乾坤满,
争祝皇龄万万春。

诗意:
这首诗词讴歌了一个喜讯:圣明的君主放弃了税收,以体现他对人民的仁爱之心。诗中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君主的仁政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君主收到了一只红凤送来的诏书,意味着他决定停止重税。君主为过去对百姓的伤害感到愧疚,就像杀死了一只苍鹰却白白浪费了它的价值。突然间,命令传达者高声宣读着诏书,人们兴奋地欢呼雀跃。和睦的氛围弥漫在天地间,人们纷纷祝福君主万寿无疆。

赏析:
这首诗以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对仁政的赞美和对苦难的反思。诗人通过对圣明君主的描绘,展示了他的仁德和对人民的关心。君主选择停止重税,体现了他对人民苦难的认识,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决断力。诗中使用了动物寓言,将君主与凤凰和苍鹰相对比,突出了君主的高尚品质和对人民的责任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君主的祝福和希望,给整首诗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凤凰和苍鹰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君主的仁政和对人民的关怀,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同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使诗词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赞美和喜庆的气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宋代社会在这一喜讯中所展现的温暖与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姚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