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作西撑一柱巍

出自宋代姚勉的《挽赵制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zuò xī chēng yī zhù wē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见说襄阳堕甑时,公尝前此料危机。
伤心汉岘疆重拓,回首羊邹事已非。
安得筹边书日报,谁能荐士剡天飞。
当年子羽知吴玠,尚作西撑一柱巍
()
堕甑,危机,伤心,回首,安得

《挽赵制机》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襄阳堕甑、汉岘疆重拓、羊邹事已非等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危机的忧虑和对士人才能的赞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赵制机

见说襄阳堕甑时,
公尝前此料危机。
伤心汉岘疆重拓,
回首羊邹事已非。

安得筹边书日报,
谁能荐士剡天飞。
当年子羽知吴玠,
尚作西撑一柱巍。

【译文】据说襄阳已被攻陷,
公卿们早已预料到危机。
伤心的是汉岘疆土又遭侵犯,
回首望去,羊邹之事已成往事。

如何能够安排边防、写下边疆情报,
又有谁能推荐英才,让他们飞向天际。
当年子羽了解吴玠的才华,
他仍然为国家的安危竖起了一座巍峨的支柱。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襄阳失陷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机的忧虑之情。诗中的“公”指代高官,他们对危机早有预料,可见他们对国家安危的关切。面对汉岘疆土的重拓和羊邹之事的消逝,诗人感到伤心。他思考如何安排边防,如何及时获得边疆情报,以及如何推荐有才干的人才来保护国家。诗人提到了当年子羽了解吴玠的才华,赞扬他为国家竖起的一座巍峨的支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对士人才能的赞颂。诗人通过叙述历史事件,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士人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质朴,既展示了对国家危机的思考,又表达了对士人才能的赞美,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姚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