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饮挂枯藤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yǐn guà kū té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登山无杖策,元不事依凭。
斜照空林影,行云碍石棱。
鸟啼悲宿草,猿饮挂枯藤
曾着高僧住,何人为续灯。
()

《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山无杖策,元不事依凭。
诗词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登山时并没有使用手杖,意味着他不依赖外物,以自身意志力完成登山。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和自立的精神。

斜照空林影,行云碍石棱。
第二句描绘了太阳的斜照穿过空旷的林木,形成斑驳的光影。同时,行云的流动也遮挡了山石的形状。这两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山行时的壮美景象,并映照出人生中的困难和阻碍。

鸟啼悲宿草,猿饮挂枯藤。
第三句描绘了鸟儿悲鸣在荒草中,猿猴在干枯的藤蔓上喝水。这里通过动物的形象表达了自然中的凄凉景象,与前两句形成了对比。诗人借景言志,以自然界的寂寞与哀怨烘托自身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曾着高僧住,何人为续灯。
最后两句提到过去有高僧居住在这里,但现在已无人为佛灯续燃。这里通过宗教意象的引入,表达了对于信仰和宗教的思考。诗人在登山途中感叹着自身的渺小和无足轻重,同时也对于宗教的凋零和人们精神寄托的缺失表示担忧。

整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意上,诗人通过山行的经历,表达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反思了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以及对于信仰和宗教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的感悟和思考,给读者带来一种静谧而深沉的艺术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