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无家可归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寄怀玉》,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 wú jiā kě gu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别去未多时,征尘又满衣。
居时阍屡叩,避俗手频挥。
病有诗堪疗,贫无家可归
半生湖海上,莫忘北山薇。
()

诗词:《寄怀玉》
朝代:宋代
作者:胡仲弓

寄怀玉的中文译文:
别去未多时,
征尘又满衣。
居时阍屡叩,
避俗手频挥。
病有诗堪疗,
贫无家可归。
半生湖海上,
莫忘北山薇。

诗意和赏析:
《寄怀玉》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诗人开篇就述说了与玉相别不久后,又要踏上征程,身上的尘土再次沾满衣衫。这种离别的痛苦和辛酸,通过朴素而质朴的词语表达出来,使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居住的地方阻隔重重,屡屡叩问,意味着他的居处并不得意。他频繁挥动手臂,避免与世俗相交,体现了他对清净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疾病,诗人认为疾病可以通过写诗来进行疗愈。这表明诗人将诗歌视为心灵的庇护所,通过诗歌的创作来舒缓心灵的痛苦和困顿。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境况。他贫穷无依,没有家可归,流离失所。然而,他在半生的岁月里,曾经在湖海之上漂泊,但他希望自己不要忘记北山的薇草。北山薇草象征着他曾经的乡愁和故土之情,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寄怀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他对别离和困境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清净和故土的向往和思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