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乾杜宇春言别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答颐斋诗筒走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í gān dù yǔ chūn yán bié,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才听檐花点滴声,锦囊入手便欣情。
啼乾杜宇春言别,赋到牡丹诗改盟。
洗涤愁肠凭酒遣,揄扬心事借琴鸣,诘朝紫翠栏边约,喜有溪毛可絮羹。
()

《答颐斋诗筒走寄》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刚听到檐下花儿滴水声,
手中拿到锦囊顿感欣喜。
春天杜宇哭干了眼泪告别,
将赋诗的心情转向了牡丹花。
借着酒解愁肠洗涤心灵,
借着琴声传扬心事。
清晨在紫翠栏杆边相约,
高兴地发现溪边有毛绒可煮成羹。

诗意:
《答颐斋诗筒走寄》表达了诗人胡仲弓对于诗歌创作的喜悦和愉悦的情感。诗中通过描绘檐下花儿滴水声、拿到锦囊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听到音乐、拥有创作灵感时的愉快心情。他将目光从杜宇春鸣的哀愁中转向了牡丹花,以表达对春天的憧憬和美好的期待。诗人通过饮酒和弹琴来洗涤自己的忧愁和烦恼,同时也通过琴声传递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心事。最后,诗人约定在栏杆边相会,高兴地发现溪边有毛绒可煮成羹,展示了他对美食与友谊的喜爱。

赏析:
《答颐斋诗筒走寄》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胡仲弓的情感和心境。诗中的景物和事件都是简单而生动的,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愉悦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花儿滴水声的感知和锦囊的得到,传递了他对音乐和创作的热爱与享受。他从杜宇的哭声中寻找到了转移心情的出口,将目光转向了美丽的牡丹花。而在愁肠洗涤和琴声传扬的过程中,诗人展示了自我安慰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最后,诗人表达了与他人相聚的愉悦和对美食的喜爱,透露出友谊和欢乐的氛围。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和美好的心境。通过对琴鸣、花儿、酒和友谊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于艺术、自然和人情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