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土只宜晴

出自元代仇远的《寒食雨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nán fēng tǔ zhǐ yí q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
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

诗词:《寒食雨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仇远

译文:
第一首:
梨花白白柳条青,
闭阁焚香奈雨声。
闻道清明明日是,
江南风土只宜晴。

第二首:
春风草色翠如锦,
独上高楼望远寻。
寒食雨中伤别恨,
江南无处不伤心。

第三首:
寒食无情雨打萍,
独立楼台望故城。
柳烟花雨闻香酒,
寄语行人别后情。

诗意和赏析:
这是宋代仇远的《寒食雨三首》,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雨天景象,以及诗人对江南风土和离别的感受。

第一首诗描述了梨花盛开、柳树垂绿的景象,但因为雨声而使得人们无法在闭阁中焚香祭祀。诗人听说清明节即将到来,但对于江南来说,这个节日只应该是晴朗的天气。

第二首诗中,诗人观赏着春天的美景,但在寒食节的雨中,他感到了离别的伤感。他意识到江南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难免会感到伤心。

第三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雨天景象。诗人独立于楼台之上,望着故城,看着雨水打在水面上。柳树的烟雨中弥漫着花香和酒香,他将离别的情感寄托给了行人。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天景象和寒食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土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节日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仇远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诗意的把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