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醉双翠翘

出自宋代毛滂的《调笑》,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zuì shuāng cuì qiào,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心醉双翠翘
西厢月冷蒙花雾。
落霞零乱墙东树。
此夜灵犀已暗通,玉环寄恨人何处。
何处。
长安路。
不记墙东花拂树。
瑶琴理罢霓裳谱。
依旧月窗风户。
薄情年少如飞絮。
梦逐玉环西去。
()
心醉,翠翘,落霞,灵犀,恨人

《调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毛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心醉双翠翘。
我心陶醉在双美眉的才情之中。
西厢月冷蒙花雾。
西厢的月色冷清,被花雾所笼罩。
落霞零乱墙东树。
落霞残照在墙东的树上散乱。
此夜灵犀已暗通,玉环寄恨人何处。何处。
今夜我们的心灵默契已经暗中相通,但是那寄托着相思之情的玉环却不知寄给了谁。究竟寄给了谁?
长安路。
是长安的大道。
不记墙东花拂树。
不再记得墙东的花儿拂过树梢。
瑶琴理罢霓裳谱。
瑶琴已经弹完了霓裳曲。
依旧月窗风户。
依然是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微风轻拂。
薄情年少如飞絮。
年少轻狂的心情像飞絮一样浅薄。
梦逐玉环西去。
梦境随着玉环向西逝去。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景。作者心醉于两位美丽的女子,但月色冷清,墙东的树上也只有落霞残照。虽然两人的心灵已经相通,但是玉环却寄给了一个未知的人,让人感到无限的惋惜。在长安的大道上,已经不再记得花儿拂过树梢,瑶琴弹完了霓裳曲,窗户依然透着明亮的月光和微风。年少的薄情如同飞絮般飘忽不定,梦境也随着玉环向西逝去。

这首诗词以细腻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和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思索。整首诗词以清丽的意境和凄凉的情感构建了一种深沉而含蓄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