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墙引蔓走烟虬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酴醾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qiáng yǐn màn zǒu yān qiú,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友相送春已遒,翦琼肌骨更娇柔。
画屏缭绕无风展,酒甕丰腴有味留。
云洞悬枝疑雪蛹,雨墙引蔓走烟虬
年年压倒看承架,又费山翁斫竹修。
()

《酴醾花》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美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已经盛夏般繁茂,我和朋友相互送别。他的肌肤如同琼玉一般娇嫩,更加柔嫩动人。画屏上的花纹缭绕不断,就像没有风的情况下自动展开。酒甕里的美酒醇香丰盈,让人回味无穷。云洞中悬挂的花枝仿佛是雪蛹,令人感到神秘。雨墙上的蔓藤像是蜿蜒的烟雾。每年都要压倒承架,还要花费山翁的力气来修剪竹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感和美感。

《酴醾花》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宋代诗人董嗣杲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宋词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友谊的真挚,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