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中间寄一龛

出自宋代华岳的《斗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hé zhōng jiān jì yī kā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八方无处著瞿昙,百合中间寄一龛
满挹酒浆供里北,平量风月借和南。
腰如可折岂徒五,涎若果流何待三。
更喜小窗能就拱,夜寒江静著山函。
()
无处,瞿昙,百合,满挹,酒浆,平量,风月,小窗

《斗斋》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斗斋,即斗笠覆斋房。诗人华岳通过描绘斗斋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闲适自在、宁静舒适的生活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八方无处著瞿昙,
百合中间寄一龛。
满挹酒浆供里北,
平量风月借和南。
腰如可折岂徒五,
涎若果流何待三。
更喜小窗能就拱,
夜寒江静著山函。

诗意与赏析:
《斗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闲适宜人的居所。第一句表达了四面环境宽广辽阔,没有困扰的意境。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斗笠中间供奉着一座百合花的小龛,将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在一起。

下半首的两句描述了满满的酒浆供奉给斋房里北边的人,平衡着风月之美借给斋房里南边的人。这里的“风月”指代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文人墨客们的诗词创作和琴棋书画等文学艺术的交流。

接下来的两句以华岳自己的身体感受来表达自己对这样的生活境界的向往。他说自己的腰肢柔软可折,不仅仅是五种柔软的象征,而是形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柔软灵活,容易适应环境。而他的涎水像果汁一样流淌,不需要等待三种滋味,表明他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着极大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更加喜欢小窗户能够适应他的身材,夜晚的寒冷静谧,江水在山函之间静静流淌,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舒适、心灵宁静的生活环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美的敏感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华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