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搔不停手

出自宋代王炎的《病中即事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uā sāo bù tíng shǒ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
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
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
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
客至不出迎,予非敢疏懒。
()
附火,寒惨惨,饮食,固多,客至,出迎,疏懒

《病中即事三首》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即事三首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
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
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
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
客至不出迎,予非敢疏懒。

译文:
附近的火使皮肤变得干燥,远处的火则让人感到寒冷凄凉。
坐着、躺着,我把热水袋放在脚下,稍微感到一点温暖。
不停地抓挠,但痒感并没有减轻。
饮食方面有很多限制,但幸运的是还能吃得下饭。
客人来访时我并不出去迎接,不是因为我故意怠慢。

诗意和赏析:
《病中即事三首》这首诗词是王炎在自己患病期间创作的。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病痛之状,表现出一种病中的无奈和痛苦感。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病痛给作者带来的两种不同的感受:附近的火使皮肤干燥,而远处的火则让人感到寒冷凄凉。这种对比映衬出作者在病痛中的痛苦与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将热水袋放在脚下,稍微感到一点温暖。这里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作者在病中寻求一丝安慰和舒适的努力,也表现出他对任何微小的改善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接着的两句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表达了作者病痛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无奈与无法摆脱的困扰。

下面的两句描述了饮食上的限制,但幸运的是,作者能够勉强吃一些饭。这表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朴素追求和对生命的顽强坚持。

最后两句,作者提到自己不出门迎接客人,并表示这并不是因为故意怠慢。这表达了作者因病无法应对外界事务,但内心仍保持着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困境和无奈,展示了他坚强的生命力和积极的心态。通过表现作者在病痛中的种种细节,诗词传递了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坚韧精神的赞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