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萦心曲

出自元代许有壬的《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o chù yíng xīn q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生爱竹。
到处萦心曲
一日相违人便俗。
栽满水边茅屋。
谁知岁晚空山。
佳人能慰荒寒。
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
平生,心曲,相违,茅屋,岁晚,空山,佳人,荒寒,结实,且看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是元代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热爱之情。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平静的快乐,与可行的梅竹和谐相融

平生我对竹子情有独钟,
竹影遍布心头,弦曲缠绕四周。
有一天,与常人分别,便觉得尘俗。
我在水边的茅屋旁种满了竹子。
谁知岁月已晚,空山无人知晓。
美丽的佳人能够安慰我的荒寒之心。
不必论及美食的味道,只需欣赏她高尚的品质,停止琴音的奏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热爱,将竹子与自己的心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竹子在诗中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清雅、高洁和不受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作者平生钟爱竹子,竹影常伴心头,竹的形象通过弦曲的音律在四周回绕,展现出作者内心深处对竹子的情感。然而,有一天与常人分别后,作者感到尘俗之气渐渐涌入心头,对竹子的热爱与世俗的冲突愈发明显。

作者选择在水边的茅屋旁种满了竹子,这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追求自由的表现。然而,岁月已晚,空山无人知晓这份对竹的热爱。这里的空山指的是无人知晓的孤寂境地,也可以理解为对世人不理解自己热爱的心境。

然而,美丽的佳人却能够慰藉作者内心的荒寒。佳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位有着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的人,她用自己的存在和陪伴给予作者内心的温暖和慰藉。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物质享受,而是要欣赏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境界。诗词以“停鸾”作为结尾,寓意着停止琴音的奏鸣,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赞美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雅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浮躁世俗的厌弃。它通过诗意的表达,引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呼唤人们停下来,欣赏生活中那些真正美好而高尚的事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许有壬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