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傥有酒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答中上人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óng jīn tǎng yǒu jiǔ,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生平多交友,常恨会遇稀。
每念相笑语,昨是今或非。
重惜向时游,出处苦乖违。
从今傥有酒,莫问梨粟微。
前夕呼我饮,遣奴来扣扉。
暗犯风雪往,醉脱冠服归。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
相过无百步,谁虞窃诃讥。
三家苦循环,但知具甘肥。
()
生平,交友,笑语,重惜,出处,苦乖

《答中上人卷》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生平多交友,常恨会遇稀。
每念相笑语,昨是今或非。
重惜向时游,出处苦乖违。
从今傥有酒,莫问梨粟微。
前夕呼我饮,遣奴来扣扉。
暗犯风雪往,醉脱冠服归。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
相过无百步,谁虞窃诃讥。
三家苦循环,但知具甘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交友的珍贵和遭遇的稀少,以及时间的变迁和不可回避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逝去时光的思考。他感叹生平交友不易,常常感到遇见知己的机会很少。他回忆起与朋友相聚时的欢笑和交谈,感到过去的时光已经不再,或者已经变得陌生。他珍惜过去的游玩时光,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渐行渐远。然而,诗人表示,从今以后,只要有酒,就不要问他生活的艰辛。诗人叙述了一次前夜被朋友召唤过去共饮的情景,他在风雪中醉酒,脱下帽子和衣服,醉醺醺地回家。当夜晚的月亮重新出现时,照亮了万里山川,诗人看到了刘郎戴着幅巾、江叟披着褐衣,两人相互擦肩而过,没有百步之遥,却谁也不知道他们内心的诙谐和讥讽。诗人最后写到三家苦循环,表示人们常常在相同的境遇中循环往复,只知道享受甘甜的时光,却不知道其中的苦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抒发了与他人相交不易的感慨,叙述了过去与朋友们的欢聚和交谈,以及不可避免的离别和遗憾。他通过对交往与离别的反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伤。诗人在描述自己犒劳愁闷时的一次醉酒经历,通过描绘醉酒归家的情景,传达出对逸乐和自由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三家苦循环的描述,暗示人们常常在相似的经历中循环往复,只懂得享受甜蜜而不了解其中的辛酸。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描绘了友情的稀缺和时光的短暂,让人们对珍贵的人际关系和流逝的时光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