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无宦情

出自元代王恽的《望月婆罗门引》,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wú huàn qí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
博山一缕云蒸。
好个*仙风骨,诗思苦凭陵。
有间书遮眼,*枕松声。
素无宦情
较得失、一毫轻。
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
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
春酒绿、何*频倾。
()
小窗,云蒸,风骨,诗思,凭陵,有间,书遮眼,*枕

《望月婆罗门引》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作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一个小窗户,室内静谧无人。梅枝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明亮的月光洒在室内。远处的博山被一缕云雾所笼罩。诗人称赞了这位女子的仙风骨,她的诗思苦苦憩息于陵墓之间。诗人的眼前有一本书遮住,他枕着沉思的松枕,心中没有世俗的人情牵绊。

诗人自叹高歌白雪,却寡于有人欣赏。他以潇然之姿巾卷而行,看到芝宇光浮的寿颊在生长。春酒绿意盎然,但他并不频繁地倾斟。这里的一切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的高歌白雪只有他自己能听到。诗人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寂静的室内景象,梅花和月光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王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