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动风幡意自平

出自近现代钱钟书的《此心》,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àn dòng fēng fān yì zì p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
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不分明。
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
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
别昔,木石,七孔,浑沌,分明,幡意,自平,难测,心声

《此心》是当代作家钱钟书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伤春伤别的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伤春伤别昔曾经,
木石吴儿渐忏情。
七孔塞茅且浑沌,
三星钩月不分明。
闻吹夜笛魂犹警,
看动风幡意自平。
漫说此中难测地,
好凭心画验心声。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因为春天的离别而伤感的心情。他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心中充满了伤感和懊悔。诗中的“木石吴儿”指的是作者的朋友,他们渐渐开始悔过并忏悔自己的情感错误。

诗的第二联描述了大自然的景象。作者写道,“七孔塞茅”表示大地荒芜,一片混沌。而“三星钩月不分明”则描绘了夜晚星月的朦胧模糊。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相呼应。

第三联中,作者通过描述夜晚吹奏的笛声,表达了他内心的警觉和惊慌。然而,当他看到风吹动的旗帜时,他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意味着他开始冷静思考和平复内心的不安。

最后一联中,作者承认这种情感的复杂和难以捉摸。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心灵感受来描绘和验证这种情感的真实。他认为只有通过诗歌的表达,才能真正表现出他内心的真实声音和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我反省和追寻真实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与自己内心情感的对比,表现出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