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听吟望祇宜闲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武康溪居即事寄实印大师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ò tīng yín wàng qí yí x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月下猿声水畔山,卧听吟望祇宜闲
柴门不掩无来客,时有精灵暂往学。
()
月下,柴门,无来客,精灵

诗词:《武康溪居即事寄实印大师四首》
作者:释智圆(宋代)

月下猿声水畔山,
卧听吟望祇宜闲。
柴门不掩无来客,
时有精灵暂往学。

中文译文:
在月光下,猿猴的声音穿过水边的山峦,
我躺在这里聆听吟咏,沉思恰适宁静。
柴门不曾关闭,没有来访的客人,
偶尔有精灵顷刻前来探访,共同修学经验。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描绘了作者在武康溪居的生活场景。月光下,猿猴的声音回响在水边的山峦之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吟咏的愉悦之情。诗人的居所柴门常开,没有来访的客人,但有时也会有精灵们暂时前来探访,一同学习修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在武康溪居的宁静生活。月下的猿声和水畔的山峦,形成了一副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静谧和安宁的感觉。诗人卧在此地,聆听着吟咏之声,感受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于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柴门不关闭,象征着诗人的心灵敞开,期待着来自精灵们的探访。这些精灵代表着智慧和灵感,暂时来往的学习交流,使得诗人的修行更加丰富多彩。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宁静、思考和学习的向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山水境界,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