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累阳春一种传

出自宋代宋庠的《次韵和吴侍郎洊贶雅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lèi yáng chūn yī zhǒng chu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携辅西还玉体痊,银台归兴且陶然。
谈经宝序常迎日,膝席清司最近天。
君拂翠緌朝右贵,我惊华发鑑中鲜。
洛都巴俚虽求旧,莫累阳春一种传
()
玉体,膝席

《次韵和吴侍郎洊贶雅篇》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携辅西还玉体痊,
银台归兴且陶然。
谈经宝序常迎日,
膝席清司最近天。
君拂翠緌朝右贵,
我惊华发鉴中鲜。
洛都巴俚虽求旧,
莫累阳春一种传。

诗意:
这首诗词以洊贶雅篇作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宋庠作为官员的喜悦之情。诗中描绘了作者和吴侍郎一同返回京城的场景,吴侍郎是作者的同僚,而作者自己则是带领着吴侍郎回来的。作者描述了吴侍郎的高贵和自己的惊讶之情,表达了他们对归程的兴奋和快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和吴侍郎的欢愉归程,展现了作者对吴侍郎的赞赏和对自己职责的认真态度。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来丰富描写,如"携辅西还玉体痊"和"银台归兴且陶然",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们归程时的喜悦之情。通过"谈经宝序常迎日"和"膝席清司最近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职责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自豪感。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比较的手法来突出吴侍郎的高贵和自己的平凡,"君拂翠緌朝右贵,我惊华发鉴中鲜",这种对比中既有作者对吴侍郎的敬佩,也有对自己的自嘲。最后两句"洛都巴俚虽求旧,莫累阳春一种传",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阳春白雪的美好传说。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主题,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刻的珍惜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