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都几日

出自宋代张嵲的《初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nián dōu jǐ r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原野土膏动,怀生各自欣。
老年欢绪少,献岁物华新。
草木涵时泽,江湖寄病身。
百年都几日,四见魏塘春。
()
原野,老年,欢绪,献岁物,草木,江湖,病身

《初春》,是宋代诗人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对新年的期待。

诗词中的“原野土膏动,怀生各自欣”表达了春天大地回春的景象,暗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情景。诗人怀抱生命之喜悦,与大地上万物一起欣喜苏醒。

接着,诗词中的“老年欢绪少,献岁物华新”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欢愉之情不再浓烈的心境。然而,新年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美好,使得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随后的“草木涵时泽,江湖寄病身”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身世中的疾病之苦。草木吸收了时令的滋润,江湖则承载着诗人身体的病痛,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百年都几日,四见魏塘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沉思。百年光阴转瞬即逝,使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宝贵。而“四见魏塘春”则指的是魏塘,是一个以鱼米之乡而闻名的地方,意味着四季的更替,春天的再次到来。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无奈和对春天的珍视。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新年的思考和期待。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读者共同感受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抒发了对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和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张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