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废诚愚分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g fèi chéng yú f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屏废诚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己问,犹解课儿书。
地僻门长闭,年饥菜自锄。
相望无一字,不是故情疎。
()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屏废诚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己问,犹解课儿书。
地僻门长闭,年饥菜自锄。
相望无一字,不是故情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郑少卿离开建宁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郑少卿离开故乡的愿望和决心,以及作者对其选择的理解和支持。诗人表达了对知己识人的珍重和对友情的认同,认为即使远离故土,也能通过交流和书信传递情感。诗人还描绘了郑少卿所面临的困境,如地处偏僻、生活艰苦,但他依然自力更生,勤奋耕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寂寞和对郑少卿的疏远感,因为长期的分离导致了彼此间无法传递心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深情思念。诗人通过对郑少卿的称赞和对其离去的祝福,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前程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郑少卿离开建宁后所面临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自身的孤寂感。通过描述郑少卿的境遇和自身的情感体验,诗人抒发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示了友情的珍贵和离散后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友谊的关怀,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离去的疏远之感,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