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坡乔木樛相扶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ǎng pō qiáo mù jiū xiāng f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功成不受富贵汙,轻舟翩然下五湖。
至今风流在姑苏,我复见此云壑图。
两坡乔木樛相扶,残山乘水千里余。
天际未知何有无,一苇横绝双风蒲。
杨花春岸秋莼鲈,在在着此儒仙臞。
世无宗师貌不如,谁其嗣之吾大夫。
()
不受,五湖,风流,乔木,天际,未知,有无,儒仙,不如,大夫

《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功成不受富贵汙,
轻舟翩然下五湖。
至今风流在姑苏,
我复见此云壑图。

两坡乔木樛相扶,
残山乘水千里余。
天际未知何有无,
一苇横绝双风蒲。

杨花春岸秋莼鲈,
在在着此儒仙臞。
世无宗师貌不如,
谁其嗣之吾大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时的感慨。诗人首先提到自己并不追求功成名就带来的富贵,而是坐着轻舟自在地漫游在五湖之间。他说到,即使到了今天,这片风景依然美丽,迷人的景色在姑苏地区依旧存在。而自己再次看到这幅云壑庄图,心中感慨万分。

诗中提到两岸的高山上长满了参天大树,山水交融之间形成了一种壮丽的景观。残山倚水,景色延绵千里以上,使人心生无限遐想。天际的宽广辽阔,让人感叹其中的奥秘和未知。而一根苇子横在两股风之间,显露出诗人对于清贫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还描绘了春天岸边的杨花和秋天的莼鲈,这些自然景物与云壑庄图相映成趣,让人感到诗意深长。在这幅图画中,诗人看到了一个文人墨客的仙境,其胸怀宽广,风景如画,超越了尘世的浮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世无法找到像宗师一样的人物的失望,暗示自己渴望担当起这样的角色。他自问谁能继承并传承他的思想和境界。这里的“吾大夫”指陈傅良自己。

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云壑庄图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清贫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宗师人物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于时代的期待和对自身责任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陈傅良的独特才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