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夜坐月明里

出自唐代皎然的《风入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rén yè zuò yuè míng l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飗飗.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
声断续,清我魂。
流波坏陵安足论,美人夜坐月明里
含少商兮点清徵,风何凄兮飘飘。
搅寒松兮又夜起。
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
落日,飗飗,美人,弄成,断续,足论

《风入松》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秋日的黄昏,西岭上松树的声音随风飘荡。诗词写美人弹奏琴曲,仿佛写出了松树的声音和美人的琴声交织的画面。诗词充满了寂静、凄凉和迷离的氛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吹进松林,落日如秋。松树千枝万叶随风摇曳。美人弹琴,奏出如此曲调,仿佛写出了松林中声音的断续。声音断续,如此清澈,触动了我的灵魂。流波冲击坟墓,安足以言论。美人夜晚坐在月光下。她吹起了少商调,拨奏着清徵音,风是如此凄凉,飘飘然。掀起了寒冷的松树,再次夜晚起舞。夜色未尽,曲调何等长久,金徽加快,音色泱泱。这时,有谁不为此感到自豪,但愿弦线悲伤的声音传到客堂里。

诗词通过描绘松林的声音和美人弹奏的琴声,展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诗人运用凄凉、迷离的笔触,营造了悲伤、寂静的氛围。诗词中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得读者在静谧的松林中,感受到了风的律动和美人的音乐。整首诗词以松树的声音作为主旋律,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皎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