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褒称曾未泯

出自宋代张镃的《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shí bāo chēng céng wèi mǐ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释和书上已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
太息,底事,鸿宝,家传,平生,晚岁,务实,未泯,不须凝,重泉

《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是张镃创作的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释和书上已经年,
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
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
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
不须凝恨入重泉。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挽别刘子履而写的。诗人表达了对边疆的忧虑和对家国安宁的期望。他提到了释和书,这是一本记录了多年来国家的重大事务和历史的书籍。诗人感叹敌骑南侵,侵犯了边疆的安全。他叹息着说,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但他仍然听说新一代的英雄正在继承家传的宝物。

诗人回顾了自己平生的喜悦和晚年的忧愁。他喜欢踏雪登上天山,感受雪的纯洁和高山的壮丽。然而,晚年时,他却愁眼望着瘴浦(指瘴气弥漫的地方)的烟雾。最后,诗人称赞了刘子履的务实态度,他的成就并没有被遗忘,也不需要将怨恨凝聚到重重的泉水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刘子履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切。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国安宁的期望。

诗人通过对释和书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关注。他希望新一代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和勇气,继续捍卫边疆的安全。

诗人在描写自己平生的喜悦和晚年的忧愁时,使用了雪和烟雾这两个意象。雪代表纯洁和壮丽,烟雾则象征着瘴气和困难。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人生的喜悦与忧愁,以及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诗人对刘子履的务实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刘子履的成就不会被遗忘,也不需要将怨恨凝聚到浩渺的泉水之中。这种评价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主义和实际行动的崇尚,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子履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时局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家国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勇气、智慧和务实精神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