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鸡声过日中

出自宋代张镃的《出寂照行至书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áo wū jī shēng guò rì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茅屋鸡声过日中,热云蒸雨转无风。
形劳自背当年说,句快全夸近日工。
破院未成投宿计,枯田犹觊入秋丰。
情知必没扬雄宅,看竹何妨揖主翁。
()
茅屋,鸡声,无风,形劳,投宿,入秋,情知

《出寂照行至书馆》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茅屋鸡声过日中,
热云蒸雨转无风。
形劳自背当年说,
句快全夸近日工。
破院未成投宿计,
枯田犹觊入秋丰。
情知必没扬雄宅,
看竹何妨揖主翁。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行至书馆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景象。茅屋中鸡的叫声穿过午后的阳光,热云蒸腾着雨水,但没有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辛勤劳作,赞美了当下的创作才华。尽管住所仍未修建好,农田也已枯萎,但秋天的丰收即将到来。诗人深知自己的才华必将被珍重,因此他自信地揖着主人,欣赏着竹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宁谧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对自己的过去努力进行了回忆,并对近日的创作才华感到自豪。尽管环境并不完美,但诗人展示了积极向上的态度,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丰收。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寄予了信心,相信它将被世人所认可和珍重。最后,诗人与竹林相对,展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主人的尊敬与敬意。

整首诗以简约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场景,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与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词在表达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自然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