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见人言老

出自宋代张镃的《戏成白发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à jiàn rén yán lǎ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怕见人言老,梳头夜二更。
谁知灯烛夜,漏逗愈分明。
()
见人言,梳头,分明

《戏成白发二首》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担忧自己的年老形象被他人议论,于是在深夜梳理头发。然而,作者却发现夜晚的灯烛和滴漏声让他的年迈感更加明显。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怕见人言老,
梳头夜二更。
谁知灯烛夜,
漏逗愈分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感受。诗词的主题是人们对于老去的担忧和自我意识的反映。作者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年老形象,于是在深夜里梳理头发,试图改变他人对自己的观感。然而,作者在梳头的过程中却发现,夜晚的灯烛和滴漏声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年迈感。这种对年老形象的担忧和无奈,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是这首诗词的主要诗意。

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年老的焦虑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梳头夜晚的场景,作者寓意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衰老和外貌变化的担忧,以及他们试图通过改变外在形象来抵御时间的侵蚀。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岁月的痕迹最终会显露出来。诗词通过描绘这种无奈和自然规律,呈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们对于岁月流转的思索。

此外,诗词的节奏明快,用词简练,意境清晰。作者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词以一种轻松而富有节奏感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验到诗词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总的来说,张镃的《戏成白发二首》通过描绘一个人在夜晚担忧年老形象的场景,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年老的思考和感慨。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诗词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