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焦公居

出自宋代刘宰的《寄刑台范黄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yáo jiāo gōng j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秋气清,秋风高。
想见刑台旧居士,巾车独往恣游遨。
偃仰戴公庐,逍遥焦公居,想前辈之风流,悲末俗之崎岖。
白眼睨视,抵掌嘻吁。
酌之以漫塘之酒,侑之以漫塘之藕。
酒之味醇而不漓,藕之性洁而不汙以泥。
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
对此长歌,其乐如何。
相望虽隔于秋水,明月幸同于千里。
()
秋风,想见,刑台,居士,巾车,偃仰,前辈,悲末俗

《寄刑台范黄中》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清新气息和高远的秋风。诗人想念着刑台旧时的士人,他独自乘着巾车自由地漫游。他回忆起了偃仰在戴公庐和逍遥在焦公居的前辈们的风采,悲叹着现世俗人的坎坷。他白眼睨视、抵掌嘻吁,用漫塘的美酒相助,用漫塘的藕相邀。这酒味醇厚而不浓烈,藕性洁净而不沾染泥泞。通过这些,他追求长命百岁,追求明净素守。对于这一切,他长歌唱和,那种欢乐是怎样的呢?虽然相望之间隔着秋水,但明月幸运地同在千里之外。

这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气清新和秋风高远,传达了一种怀念过去、追求自由和纯洁的情感。诗人对刑台旧士人的思念,并对他们的风采和不同于现世俗人的坚持表示敬佩。这种对过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饮酒和品味藕的场景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纯洁的向往。诗人希望通过这种追求,获得长寿和心灵的宁静。尽管时空相隔,但明月作为象征着纯洁和远大的元素,连接了诗人和他所怀念的刑台士人,使他们在千里之外得以共享这份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展现了对过去士人风采的赞美和对现世境遇的悲叹。同时,诗人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距离和时空的相对无关,纯洁和远大的价值可以超越这些限制。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