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面水枕山阿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崇真观东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xuān miàn shuǐ zhěn shān ā,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东轩面水枕山阿,左右云烟湿翠萝。
风度鹤声闻远壑,日移松影转前坡。
愁来独靠清樽遣,老去休憎白发多。
道士罢琴挥醉笔,诗成自唤小童哦。
()
风度,声闻,白发,道士

《崇真观东轩》是宋代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东轩面对水、枕着山阿,周围环绕着云烟和湿润的翠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还描述了风吹起的鹤的风采和悠扬的鹤鸣,以及太阳的光芒照射下松树影子在前坡上转动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变幻。

诗人在愁闷来临时,独自倚靠着清樽解愁,而当年风华正茂的时光已逝,作者也不禁对白发的增多而产生悲凉之感。然而,即使在道士罢下琴、挥舞醉笔的时刻,当诗词完成时,他还是会自呼小童,以表示对自己创作的自豪和满足。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对时光的思考。通过诗意的揭示,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切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感慨,同时也让读者沉浸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引发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