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僚非所处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送沈推赴官婺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ǎn liáo fēi suǒ chǔ,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子抱风云志,吾同笔砚游。
众皆尊大手,老尚客诸侯。
清逼双溪水,句涵三洞秋。
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
()
大手,诸侯

《送沈推赴官婺女》是宋代赵汝鐩的作品。该诗描写了作者送别沈推赴官的情景,表达了对沈推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前程的祝福。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沈推的欣赏和祝福之情。作者将沈推比作一个怀揣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而自己则与他一同挥毫游历。众人都推崇尊重沈推的才华和能力,老者们仍然敬重他,贵族们也争相招待他。在清澈的双溪水边,诗句中蕴含着深秋的意境。尽管沈推现在身居在朝廷中,但他的心仍然怀揣着俭朴的品质,他仍然能找到通往瀛洲(即仙境)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沈推的赞美和祝福之情。作者通过对沈推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受人尊敬的地位。清逼的双溪水和句涵的三洞秋,为诗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温馨的意境。最后两句“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表达了作者对沈推的期望,希望他能保持朴素的品质,并且能够在官场中找到通往成功和仙境般美好未来的道路。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赵汝鐩对沈推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赋予了诗意更深层的内涵。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朴素,既展现了作者对沈推的敬佩和祝福,又透露出对世事的洞察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