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却杜鹃春不管

出自宋代王镃的《客路》,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què dù juān chūn bù guǎ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匣中古剑懒重磨,难遇知音学楚歌。
老却杜鹃春不管,江南人远落花多。
()
古剑,知音,楚歌,不管,落花

《客路》是宋代王镃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匣中古剑懒重磨,
难遇知音学楚歌。
老却杜鹃春不管,
江南人远落花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客途中的心境。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匣中的古剑,懒得再次磨拭,寓意他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不再刻意追求外在的光鲜。他感慨地说,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欣赏他的知音,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楚歌之意。然而,他却感叹杜鹃老去了,春天再也不关心它的歌声,暗示着岁月无情,时间不会停留。最后,诗人表达了他身处江南,离故乡遥远的状态,看到了落花漫天的景象,这是他离家后的寂寞和思乡之情的象征。

赏析:
《客路》通过描绘游子在旅途中的心境,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首句以古剑懒重磨来比喻自己,传达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更注重内心的修炼。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欣赏他内心的楚歌,这里的楚歌有可能指的是他真实的情感和思想,期望能与有心人分享。然而,杜鹃老去了,春天不再关心它的歌声,这句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不停的无情,也隐喻了人的寂寞和孤独。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落花漫天,表达了他离故乡遥远的状态,感叹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游子在客途中的心灵旅程。通过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呈现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展现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首诗词以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王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