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何乃痴

出自宋代林景熙的《妾薄命六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yāo hé nǎi ch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陌上桑欲稀,室中蚕正饥。
妾心知采桑,安知使君谁。
结发为人妇,几年守空帏。
妇义不移天,相邀何乃痴
老姑倚门外,不待盈筐归。
为妾谢使君,风化关庭闱。
()
为人,空帏,妇义,倚门

《妾薄命六首》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陌上桑欲稀,室中蚕正饥。
在路旁的桑树渐渐稀少,家中养的蚕正处于饥饿状态。
妾心知采桑,安知使君谁。
我心里明白该去采摘桑叶,可是我又怎么知道我的丈夫是谁呢?
结发为人妇,几年守空帏。
我嫁给了别人,成为了人家的妻子,多年来一直守着空空的帷帏。
妇义不移天,相邀何乃痴。
妇道不容许我随意离去,那么为何还有人来邀请我呢,这是多么的愚蠢。
老姑倚门外,不待盈筐归。
老姑依靠在门外,不等着我回来担满筐篮。
为妾谢使君,风化关庭闱。
请允许我向我的丈夫道谢,因为他的风度和仁慈传遍了官府和宫廷。

这首诗词反映了一个妇女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在这个诗中,妇女描述了她的命运和身份,她作为一个妻子的困境和束缚。她被嫁作他人妻子,一直守着空虚的帷帏,无法离开,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她对于自己的丈夫并不了解,不知道他是谁,但她却被邀请离开,这种矛盾和无奈让她感到困惑和痴愚。

诗中的桑树和蚕丝是象征性的意象,代表了家庭和妇女的角色。桑树的稀少和蚕的饥饿暗示了家庭的困境和妇女的苦闷。妇女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只能守着空帏,同时面临着外界的诱惑和束缚。诗词中的老姑倚门而立,不等着妇女归来,也象征着社会对妇女的冷漠和忽视。

整首诗以一种哀怨和无奈的情绪贯穿始终,通过妇女的视角,展现了她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法选择的命运。林景熙通过这首诗词揭示了妇女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对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地位和命运产生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