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雨沼蛙呜

出自宋代王镃的《晚春即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yǔ zhǎo wā w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云气不分明,天阴忽又晴。
喜凉溪鹊浴,知雨沼蛙呜
仙药黄精饭,斋蔬白蕈羹。
惜春吟未就,闲踏落花行。
()
分明,黄精,惜春,落花

《晚春即事》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晚春时节的景象,描绘了云气变幻莫测、天空时晴时阴的景象,以及喜凉溪中的鹊鸟沐浴和知雨沼中的蛙鸣声。诗人还提到了仙药黄精饭和斋蔬白蕈羹,展示了清雅的生活情趣。然而,诗人却感到惋惜,因为他还没有完成对这美好春景的吟咏,只是随意地踏着落花漫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及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变幻多姿和生活的闲适宁静。下面是《晚春即事》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气不分明,天阴忽又晴。
云雾迷离,天空时阴时晴。

喜凉溪鹊浴,知雨沼蛙呜。
鹊鸟欢喜在凉溪中沐浴,蛙鸣知雨的沼泽中嘹亮。

仙药黄精饭,斋蔬白蕈羹。
享用仙草黄精蒸煮的饭菜,品尝清淡的白蕈斋菜。

惜春吟未就,闲踏落花行。
可惜还未完成吟咏这春景,只是随意地踏着落花漫步。

诗意:
《晚春即事》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万物的活泼和生机。云雾变幻、天空晴阴交替,给人以变化多端、神秘而美丽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鹊鸟沐浴和蛙鸣的场景,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喜悦和生命的活跃。在诗中还出现了仙草和斋菜,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雅和朴素的生活态度。然而,诗人却感到遗憾,因为他还没有完整地吟咏这美好的春景,只能随意地踏着落花的步伐。

赏析:
《晚春即事》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诗人通过对云气、天空、鹊鸟和蛙鸣的描绘,传达了春天带来的喜悦和活力。诗人还通过提到仙草和斋菜,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自己的遗憾和无奈,他意犹未尽地吟咏春景,只能随意地踏着落花行走,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王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