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见柴门

出自宋代林景熙的《方玄英故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ǎng fú jiàn zhài mé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舣舟鸬鹚港,白云满高原。
借问玄英居,遗构无复存。
精灵几百载,山鬼凭幽昏。
独遗文字香,隐隐草树根。
转盼东山麓,彷佛见柴门
啼猿助凄恻,亦复销我魂。
渔父捉归桡,牛羊下前村。
长揖者谁子,未识情已温。
云十有六叶,咸通之耳孙。
缅思幽人后,风雅天所敦。
()
白云,高原,借问,精灵,山鬼,幽昏,文字,隐隐,树根

《方玄英故居》是宋代作家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方玄英故居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幽逸境界的追忆和赞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舣舟鸬鹚港,
白云满高原。
借问玄英居,
遗构无复存。

这四句描述了船只停泊在港口上,港口里有许多鸬鹚。高原上弥漫着白云,给人以宁静和遥远的感觉。诗人在问玄英的故居在哪里,然而只剩下一些遗迹,没有建筑物的痕迹。

精灵几百载,
山鬼凭幽昏。
独遗文字香,
隐隐草树根。

诗词接着描写了故居的历史。故居已有数百年历史,灵气依然存在。山鬼们在幽暗的时刻依靠着故居的存在。只有文字的香气仍然存留,模糊地萦绕在草木的根部。

转盼东山麓,
彷佛见柴门。
啼猿助凄恻,
亦复销我魂。

诗人转头向东山麓望去,仿佛看到了柴门。啼叫的猿猴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也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渔父捉归桡,
牛羊下前村。
长揖者谁子,
未识情已温。

渔民们带着捕获的渔获返回,牛羊回到前村。有人向诗人行礼,但诗人不认识他们,却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温情。

云十有六叶,
咸通之耳孙。
缅思幽人后,
风雅天所敦。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方玄英的思念和赞美。方玄英的云蒸霞蔚之才华已经传承了十六代,被咸通时期的人们所称颂。诗人深情地怀念着这位幽逸的文人,他的风雅才情得到了上天的推崇。

这首诗词通过对方玄英故居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幽逸境界的追忆之情。诗人以凄凉之感和对方玄英的赞美之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遥远的境界,引发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