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声遥出最高层

出自明代张羽的《僧居寒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shēng yáo chū zuì gāo cé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山馆萧条寝复兴,经声遥出最高层
客愁无伴依童子,禅学多难忆古僧。
阶下鸣蛩沿定石,竹间栖鸽避悬灯。
远游亦有幽居志,拟绝尘缘愧未能。
()
山馆,萧条寝,复兴,最高,客愁,童子,禅学,忆古,绝尘缘,未能

《僧居寒夜》是明代张羽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山馆中度过寒冷的夜晚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馆萧条寝复兴,
经声遥出最高层。
客愁无伴依童子,
禅学多难忆古僧。
阶下鸣蛩沿定石,
竹间栖鸽避悬灯。
远游亦有幽居志,
拟绝尘缘愧未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僧人寒冷夜晚的生活场景。山馆中寂静冷落,僧人在其中寻求宁静。僧人听着远处经声传来,渐渐淡出了最高层。他感到客愁,没有伴侣,只能依靠童子。他学习禅宗,却难以回忆起古代的僧人们。在他的脚下,蛩蛩作响,顺着台阶走向定石。在竹林中,鸽子栖息,避开悬挂的灯光。尽管他远离家乡游历,但心中依然渴望宁静的居所,然而他却难以摆脱尘世的纷扰,感到自己的修行还不够完善。

赏析:
《僧居寒夜》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的寒冷夜晚生活,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寥寥几笔,刻画出了山馆的冷落、僧人的寂寞,以及他对禅宗和古代僧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鸣蛩和栖鸽,诗人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强调了僧人追求宁静的心境。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人渴望远离尘世的愿望,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在修行道路上仍然有所不足。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洁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传达出僧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的主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