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壮金欲流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伏中作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ǒ zhuàng jīn yù liú,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余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搏,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
岁复,扁舟,筇竹杖,百川,浩渺,徙倚,佳音,怀旧

《伏中作二首》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诗词之一。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去年重又来到今天,我系上轻盈的船舟于清槐之间。手中拿着长竹杖,朝着龟山的山头前行。无数河流汇聚成一道,浩渺无边地蜿蜒流淌。我随着乐音徜徉,高歌怀念过去的邱山。在京都偶然成为客人,岁月又一次降临秋天。忽然之间漂泊近千里,星辰回旋将一周天。炎热的夏天虽然暂时消退,但余威难以迅速撤离。金火两者相互激荡,熊熊烈焰欲向四方流动。我担心潜伏的热气蒸腾上升,现代将形成战争的刀戈。眼下,还是抓住机会享受闲暇,不可窥视那毛皮裘皮服饰。

诗意:
《伏中作二首》以作者孔武仲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在舟行山间,观察自然景物,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宏,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示了对时代变迁和战争的隐忧,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体命运和生活境遇的思索。

赏析:
《伏中作二首》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以及情感和社会议题的交织,展现了孔武仲独特的写作风格。诗中的清槐、龟山、百川和邱山等景物,以及金火相搏的意象,烘托出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个人经历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状况的忧虑。整首诗以充满哲理和沉思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通过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