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得滂沱泽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伏中作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dé pāng tuó zé,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酷暑已旬日,熏炙势自如。
昨夜得佳雨,新凉生太虚。
清风入窗牖,蚊蚋避衾幮。
木末有劲气,淅淅如秋初。
稍见清泠池,幽香随芙蕖。
三伏已过两,御热沛有余。
更得滂沱泽,大患自此除。
中园有佳果,瓮面有浮蛆。
相过玩华月,北邻宁我疏。
()
酷暑,旬日,自如,凉生,太虚,清风,窗牖,蚊蚋,木末,劲气

《伏中作二首》是孔武仲在宋代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酷暑过后的清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季的不满和对凉爽秋天的期盼。

诗中以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为开头,形容了连续数日的炎热天气让人感到熏炙的压力。然而,昨夜终于下了一场佳雨,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凉爽感觉,令人心旷神怡。随着清风吹入室内,蚊蚋也纷纷逃离了被褥,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

诗中描绘了夏末初秋的景象,树木的尽头透露出一丝凉意,仿佛已经初秋的气息。稍稍感受到了清凉的氛围,诗人在清泠的池塘旁闻到了幽香,芙蕖花的清香随风飘荡。诗人说已经过了三伏的两个,天子的热气已经消散,酷暑的苦难即将过去。更加令人高兴的是,诗人感激地描述了一场滂沱大雨的降临,这场雨彻底解除了人们的大患。

诗中还提到了中园的佳果和瓮面上浮出的蛆虫。这里通过对果实和蛆虫的对比,抒发了对欢乐和痛苦共存的感慨。最后,诗人以玩赏华月和与北邻相比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从容淡定和超脱心态。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夏季酷热和秋意初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夏季的不满和对凉爽秋天的渴望。同时,通过对雨水的描写,抒发了对凉爽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和景物的描写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新明快、意境深远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