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水至弱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范子庚见示长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wèi shuǐ zhì ruò,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子今始滥觞,如河发崑崙。
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
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
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
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
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
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
()
百川,分流,同源,中道,滥觞

《范子庚见示长书》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所有的河流分散流淌,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共享同一个源头。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如果追求中庸之道,就能抵御污浊,不会失去本真的根基。

子今始滥觞,如河发崑崙。
你现在才起步,如同江河发源,蓄势待发。

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
不要满足于涧溪之间,应当志向远大,力争成为大海之尊。

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
有人认为水柔弱无力,然而实际上水中蕴藏着坚韧之力。

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
水流能够冲击岩石,磨砺石头,千里万里向东奔流。

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
今天你向我展示了这篇书信,你的意图已经明确。

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
虽然我是平凡之辈,但也渴望追求卓越,何必局限于平庸之门。

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
希望你能践行自己的理想,实践行动胜过空谈一切。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个人追求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诗人通过描绘水流汇入大海的景象,寄寓着对于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呼吁人们追求中庸之道,坚持自身的本真,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诗人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平庸,要勇于追求卓越,通过实践行动,超越自己,为人生增添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