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我所有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池上》,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táng wǒ suǒ yǒ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烂醉高阳池,长啸辟疆园。
当时自谓乐,主人岂无烦。
方塘我所有,嘉木亦已蕃。
盛夏每数来,天高众星繁。
露下莲花香,风生荷叶翻。
微月衔林端,光照瘿藤樽。
饮之心为清,如洗浊水源。
念此宁久居,行矣驾折辕。
凄然仰长叹,千载屹常存。
阅人犹传舍,过者谁可言。
()
烂醉,高阳池,主人,无烦,所有,嘉木,众星

《池上》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烂醉高阳池,长啸辟疆园。
沉醉于高阳池边,长啸于广袤园林。
作者陶醉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放声长啸,表达出他对自由自在、独立闲适生活的向往。

当时自谓乐,主人岂无烦。
自认当时快乐,然而主人心中是否也有烦恼。
作者在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时,思考着主人可能面临的烦扰和困惑,暗示了人生中无法完全摆脱烦恼和苦闷的现实。

方塘我所有,嘉木亦已蕃。
方圆的池塘是我所有的,美丽的树木也已繁茂。
作者感叹自然环境的美好,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拥有的自豪。

盛夏每数来,天高众星繁。
盛夏时节总是来临,天空高远,繁星点缀。
描绘了盛夏夜晚的壮丽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露下莲花香,风生荷叶翻。
露珠滴落,莲花散发芬芳,微风吹动荷叶翻卷。
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细微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微月衔林端,光照瘿藤樽。
清新的月光从树梢处映照下来,照亮了藤蔓上的瘿藤。
通过描绘月光的柔和和藤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幽静夜晚的渴望和追求。

饮之心为清,如洗浊水源。
饮酒使心境清澈,如同清洗浑浊的水源。
通过饮酒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洁净,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平静和净化的愿望。

念此宁久居,行矣驾折辕。
思念这样的生活安逸,已决定离开。
作者意识到自己无法长久享受这种宁静和自由,决定离开这里。

凄然仰长叹,千载屹常存。
悲伤地仰头长叹,千年来一直存在。
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回忆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人事更迭中自然景物的恒久存在。

阅人犹传舍,过者谁可言。
阅读过往人们的传记,经历过的人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作者通过自省和阅读了解到,人们的经历和感受是难以完全了解和分享的,暗示了个体经历的独特性和无法言尽的复杂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烦恼和无常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意义的感悟,以及对个体经历和人事更迭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自由、宁静和心灵净化的向往,以及对无法言尽的人生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