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相望万时程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shǔ xiàng wàng wàn shí ché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吴蜀相望万时程,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
()
相望,经年,都城,春草,父老,伤情,如故

《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是宋代晁公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收到二十七叔父来信,叙述了他对东都故居的怀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蜀相望万时程,
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
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
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
谁道胡儿解弛兵。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公溯对叔父来信中关于东都故居的描述和怀念之情。诗中提到吴蜀,指的是江南和蜀地,相望的距离很远,却通过书信传达着信息。叔父多年来的书信都在叙述东都城的情况,其中提到皇宫中的御沟依然泛着花朵,春草还在辇路旁生长。然而,京洛(指京城和洛阳)的衣冠士人都已离故乡而去,东南地区的父老也对此深感伤情。诗末提到郑公,指的是郑成功,他听闻故乡的消息仍然如故,但是谁能想到胡儿(指胡人)竟然解除了武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叔父来信中东都故居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吴蜀相望的遥远距离和书信的传递,诗中展现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御沟泛花、春草依路的描绘,给人以恢弘而生动的画面感。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乡亲的思念,以及对战乱和胡人行为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对家园的眷恋,既有情感的表达,又有社会背景的烙印,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