晬面盎於背

出自明代陈淳的《赠刘伯翔相师》,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miàn àng yú bè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孔孟不说相,於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闻道,其躯难以全。
赐亿亦屡中,执玉俯仰间。
经礼视平衡,下忧倾则奸。
兹皆以理决,初匪由术传。
刘君以相名,表里须相关。
备道最上格,温恭厉而安。
晬面盎於背,德人盛容颜。
论心勿徇形,心广体自胖。
敬吉怠则灭,炳炳真如丹。
此诀若未喻,所阅非神观。
()
肺肝,未闻,俯仰

《赠刘伯翔相师》是宋代陈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刘伯翔相师

孔孟不说相,於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闻道,其躯难以全。
赐亿亦屡中,执玉俯仰间。
经礼视平衡,下忧倾则奸。
兹皆以理决,初匪由术传。
刘君以相名,表里须相关。
备道最上格,温恭厉而安。
晬面盎於背,德人盛容颜。
论心勿徇形,心广体自胖。
敬吉怠则灭,炳炳真如丹。
此诀若未喻,所阅非神观。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淳赠送给相师刘伯翔的,表达了对刘伯翔的赞赏和敬意。诗中提到孔孟不谈论相术,但刘伯翔却能洞察人的内心,看透人的肺腑之事。他的相术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决策,能够准确地揭示事物的真相。刘伯翔作为一位相师,他的表里应该是一致的,要与人的内心相契合。他的修养应该是最高尚的,既温和谦恭又严厉自持。他的容貌应该是庄重而美丽的,他的品德应该是优秀的。他的判断不能因为外表而偏离了内心的本质,要广泛地体察事物的本质,才能够有准确的判断。如果对待吉凶草率或者懈怠,就会灭亡。只有真诚而明亮的内心才能像红宝石一样闪耀。如果这个诀窍没有被理解,那么所得到的知识就不是神圣的洞察。

赏析:
这首诗词以儒家的观念为背景,通过对相师的赞美和理想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正直、明智和内心美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刘伯翔的相术能力和品德修养,展现了他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相术的理论思考,将相术与人的内心境界相结合,强调了修养和道德对于相术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突出了对内在美和道德的追求。它呈现了对一个相师的期望,希望他能以理性和真诚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不被外表所蒙蔽,准确地洞察事物的本质。这首诗词通过对相师形象的塑造,向读者传达了儒家价值观中的智慧、正直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淳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陈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