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犹知用荀爽

出自宋代陈普的《读史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ǒng zhuō yóu zhī yòng xún shuǎ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董卓犹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杨时。
善人寿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护持。
()
知用,善人,寿命,松柏,自有,神明,护持

《读史八首》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善恶报应的信念。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史八首

董卓犹知用荀爽,
蔡京也解召杨时。
善人寿命如松柏,
自有神明好护持。

译文:

董卓尚能知道荀爽的才能,
蔡京也明白该召唤杨时。
善良的人的寿命像松柏一样长久,
因为有神灵护佑他们。

诗意: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董卓和蔡京为例,探讨了善恶报应的主题。董卓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而荀爽是他的重要谋士。蔡京则是一个被认为是奸臣的官员,而杨时则是他的属下。然而,诗人指出,即使是董卓和蔡京这样的人,也能够认识到善良的人才的重要性,这暗示了一个道德的普遍原则。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善人的寿命会像松柏一样长久,并因为有神明的庇护而受到保佑的信念。

赏析:

陈普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点名,以及对荀爽和杨时的提及,展示了历史中善恶的对比。这种对比强调了善良和正直的重要性,即使在充斥着邪恶和腐败的时代。通过描绘善人生命寿命长久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信仰,即善行会得到神明的庇佑和保护。这种信仰给人以希望和力量,鼓励人们在追求善良道德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总之,这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善恶报应的信念。它提醒人们在充满挑战和诱惑的世界中保持正直和善良,相信善良的行为会得到神明的庇佑,而善人的价值将超越时代的变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