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凌霄百丈高

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下·明帝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yòng líng xiāo bǎi zhàng gā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柳谷川西示讨曹,摩波井底见芳髦。
藩垣屏翰无方尺,何用凌霄百丈高
()
井底,方尺

《咏史下·明帝四首》是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出自宋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谷川西示讨曹,
摩波井底见芳髦。
藩垣屏翰无方尺,
何用凌霄百丈高。

中文译文:
在柳谷川西展示讨伐曹魏的计划,
摩波井底见到芳髦的模样。
藩垣上的挡板无法测量其高度,
凌霄阁的高度有何用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时期的思考和反思。诗中提到了柳谷川和摩波井,这些地名暗示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柳谷川"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战役的地点,作者在此展示了讨伐曹魏的决心。"摩波井"则象征着历史的深渊,作者在其中看到了曾经辉煌的历史场景。

诗中提到的藩垣和凌霄阁则象征了权力和地位。藩垣是指君主的屏障,挡板的高度无法测量,意味着权力的无限延伸。而凌霄阁则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象征着权力的高度。然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何用凌霄百丈高"。这句话暗示着对权力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权力滥用和虚无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形式,通过地名和象征物的运用,表达了对历史和权力的思考与反思。诗中的意象既展示了历史的辉煌与悲壮,又抒发了对权力的审视与质疑,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思考历史和权力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